人物简介:施祺瑞,中共党员,东海科学技术学院2012级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学生。曾获浙江省和定海区征文比赛三等奖、“定海好网民”,作品入选中国大学生在线年度25篇“优秀稿件”,诗词被录入浙江高校《2015年度诗歌选刊》。毕业后参加浙江省“两项计划”,获评“G20杭州峰会武义县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入选全国百名“青年观察员”,在人民日报评论发表千字长文。现任武义县桃溪镇团委副书记。
人物印象:青涩却朝气蓬勃,总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谦虚而内敛。是一个有想法、肯实干的年轻人。
人物观点:大学期间要优化知识结构,完善品质人格,锻炼实践能力。很推崇关成华博士的一句话: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实施到极致,不允许有任何遗憾;把承担的职责履行至优秀,不遗留一丝后患。
瘦瘦的、稍显单薄的青年校友施祺瑞,体内似乎蕴含着无穷的能量。毕业才一年的他,在工作岗位上频传捷报。其实,从接受高等教育的海岛到投身“两项计划”志愿服务的山区,施祺瑞一直在奋斗,也一直在路上。
宣传工作达人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施祺瑞很喜欢尼采的这一名言。进入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学习后,学习专业、参加实践、创办社团、组织活动……大学生活过得异常充实。多才多艺的施祺瑞不是只会写新闻稿,大学期间,他的作品被录入浙江高校诗词联合会出版的《2015年度诗歌选刊》,其创办的新青年学会也成为浙江高校诗词联合会成员。
从小便钟情于语言文字的我加入了校园宣传工作队伍,大三时还创建了东科学院微记者团,并担任首任“团长”。我带领学弟学妹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负责报送团情信息、建立微博品牌、完善微信公众平台……将学院共青团宣传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校内宣传得心应手之后,我自然不会就此止步,立即把目光瞄准了更高、更广阔的平台,想扩大学院校园文化、优秀学子的社会影响力,推进外宣工作。
2015年开学之后,我苦苦思索了许久,却几乎无从下手,于是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上网搜寻其他高校的做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不仅“高大上”,而且从发稿的内容和形式看,适合东科学子尝试。当天晚上,我精心写了一篇校园活动消息稿,投稿之前,又作了反复修改,还配上了自认为拍得最好的数张活动照片。我深呼吸一口气,用鼠标点击了投稿确定键。
两天后,打开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的我,激动得小心脏砰砰地跳个不停:稿件发表了!这可是我在“国家级”网站上发表的第一篇稿件!
进一步熟悉网站的宗旨和内容后,我更“得寸进尺”了。我加了编辑的QQ,与他聊上了。见编辑平易近人,我又弱弱地问了一句:“学院能不能与贵网站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一个通讯站什么的?”
没想到编辑欣然答应,我们几乎一拍即合。之后的事情一路高歌猛进。经学院批准,2015年5月,我代表院团委与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洽谈合作机制;6月,学院团委成功与中国大学生在线共建校园网络通讯社;8月,我单枪匹马赴徐州参加会议,接受教育部相关领导为“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校园网络通讯站”的授牌,个人还获得中国大学生在线第十期校园网络精英夏令营团体二等奖。
之后的大半年时间,我和小伙伴们在中国大学生在线发稿近120篇。其中,我带领学生记者采写的《千军万马一只手,走访布袋木偶戏传承人》被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和中国大学生在线评为2014-2015年度“优秀稿件”(全国共25篇获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大学生在线年度“优秀校园网络通讯站”花落学院!
尝到甜头的我更加勇于尝试,2015年4月至9月,我们团队在民革中央团结网、团结报、网易新闻、中国民办教育网、浙江日报视野网、浙江非物质文化网、舟山日报等市级(及以上)平台上发稿79篇,我个人发表了22篇。
专业实践者
“大学期间,文字只是爱好,虽然小有成绩;先不论以后从事哪行哪业,专业毕竟是专业,要学好,最好努力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施祺瑞加强专业学习与实践的初衷。
2014年暑期,我主动报名参加定海区环保局挂职锻炼。来到单位,局领导便开门见山:你是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的,我们将根据你的专业特长安排工作。
由于当时才大二,尚未接触专业核心课程,我的脸微微一红,便实话实说:领导,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本人还是一个初学者……最终,我被分配到环境监测站锻炼。
这段实习历程并不轻松:既要认真学,又要努力做。为了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我要认真参考专业书籍、仔细查阅相关数据,要定期值班、远程监控污染物,要扛着器械深入企业和街道乡村,执行相关任务。
爬上几十米高的烟囱检测废气时,我不禁感慨一句:“还好我不恐高”;下到河道、池塘、排水口检测水质时,我为舟山水质的持续好转欣喜;巡回公共场所检测粉尘和辐射时,我更是有一种做侦探的感觉……由于工作积极、肯卖力气,我被接收单位领导充分肯定。
这段时间的周末,我还带领团队调研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推进和各行业反馈情况 ,撰写的《关于“五水共治”重大决策的群众知晓度、 满意度调查 ——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一文,被校团委评为2014年浙江海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个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2014年暑期过后,亲身感受到浙江省掀起治理“劣五类水”的热潮,而我又是学相关专业的,于是“不安分”的我邀请一名同班同学,合作开展景观水体水质调查研究,以期做出成果,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众所周知,舟山地理的位置特殊,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于是,我俩在调查舟山景观水质情况后,又向全国的45所高校发放了调查问卷。这还不够,我们还乘车前往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对各地景观水体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取水样。
一路上,繁华的城市、如画的风景,在我们眼里都是浮云,我俩的心思全在数据、问题和对策上。每到一个地方,我便直扑当地有代表性的著名景观,几乎忽略其他景物,只盯着湖塘河溪。取水之后,则宝贝似的揣着就走。面对游人好奇的目光,我还不忘自嘲一句:事了拂衣去,带走一瓶水……
时间宝贵,调查取样完毕,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回长峙实验室检测。时常早上钻进实验室,脱下实验服走出来时已是夜色沉沉。分析实验数据、撰写调研报告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专业书籍,还把浙江和舟山近十年的环境数据翻了个遍,在此过程中切实提升了专业水准。
天道酬勤,调研中申请下来的专利“曝气复氧装置”,入围了舟山市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30强。根据调研成果,我撰写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大理论在舟山市定海区的十年实践》一文被定海区党委宣传部评为定海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理论征文活动三等奖。
此外,我还参与了浙江省“天气与气候:青年人的参与”征文比赛,斩获了三等奖。
“两项计划”志愿者
毕业后,施祺瑞参加了浙江省“两项计划”,前往武义县桃溪镇(山区)志愿服务。
2017年5月,我在人民日报评论官方微信发表了一篇题为《从海岛到山区:扎根基层,践行初心,热血青春,奋斗不息》的文章,文中我这样写道:“大一时,校园里一张‘两项计划’巨幅宣传喷绘上‘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你的地方去’的标语撞开了我的心门,振聋发聩……我要到基层去,去全方位地了解我们脚下站着的土地,去全身心地融入风云变幻的时代。”
2016年7月开始,我便在武义县桃溪镇人手紧缺的镇综治办工作。我积极参与当地整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安全生产、农业普查系列工作,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还参与了G20杭州峰会维稳安保工作,被安排到火车站执勤,协助公安干警对旅客进行安全检查。
记得执勤中的一天,我和平常一样,用仪器逐一检查进站旅客身份证件。一名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若无其事地将身份证递了过来,我将证件往仪器上一搁,眼睛一扫显示屏,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这人有贩毒和吸毒的前科!第一次接触这类人员,我的呼吸都急促了!
我告诫自己要镇定,脑海里飞快闪现一遍安保工作培训传授的应对要点,首先向旁边的干警示意了一下,这才平静地对男子说:“你稍等一下,请配合做进一步检查。”男子被带去尿检了,还好尿检证明他近期没有吸毒。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从来没接触过这类人员,一时间手心都微微出汗了。
随后的日子,我又经历了几次让人心跳加速的事件,心脏承受力不知不觉间变大了,应对各类情况逐渐得心应手。“绝不能让一个可疑人员突破防线”,是我坚定的信念。
执行峰会的维稳安保任务的一个月,我连续无休,克服高温酷暑、昼夜执勤等困难,坚守岗位、严格查控,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荣获“G20杭州峰会武义县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称号。
全国“青年观察员”
2017年4月初,100名“中国好网民·回乡看中国”2017寻找百名青年观察员行动全国“青年观察员”产生。施祺瑞凭借文字作品《雁户回乡话奋斗》《桃溪小记》,成功入选全国百名“青年观察员。
因为大学养成了习惯,我平时就留心日常生活、观察乡镇工作,动笔写一些心得感悟。去年春节期间,我看到中国青年报社、人民网举办“回乡看中国 寻找百名青年观察员”的活动。于是结合桃溪镇的工作、家乡永康市唐先镇的变化写了两篇文章,尝试着投稿。
在之后的网络展示和投票环节,虽然有单位同事、家人朋友、母校师生的投票支持,可我的票并不算高。原本不抱希望,也许是评审专家组觉得我的作品有代表性,最后我如愿以偿收到了全国“青年观察员”的聘书。
最吸引我的是,青年观察员可以长期参与相关机构发起的社情民意调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反映网民关心的问题,表达青年诉求。借助全国性的平台,我正在为宣传家乡和志愿服务所在地的“正能量”而努力,目前已与中青在线、人民网等建立联系渠道,当然也不忘介绍一些资源给东科学院团委。
转眼,从海岛毕业到山区服务一年了。这些个日日夜夜,每一天都很充实。从海岛到山区,我将在进发星辰大海的路上继续前进,扎根基层,践行初心,奋斗不息。
(袁铁武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