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学院概况  院系机构  新闻中心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招生就业  教学科研  党群在线  团学工作  校友园地  东海讲坛  信息服务 
 

校友园地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园地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方懂平:创新铸就成功
2019-01-21 16:16     (浏览次数:)


人物简介方懂平,浙江嘉兴人,浙江海洋学院2005级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学生。曾任舟山市机械设计研究所科研主管,20121月创立舟山巨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任总经理。曾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出版社颁发的发明人年鉴荣誉证书,获得2015年度舟山市十大科技青年奖等荣誉。

人物印象:亲切且随和,谦虚并自信,言语中透露着只要肯干就一定会有回报的强大信念。

人物观点:无论做什么,兴趣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对一件事没有兴趣,你是做不好这件事的。创业的主心骨是你自己,创业千万不能盲目,应当在认真评估你自己的前提下,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找好切入点。在一切都具备的情况下,方可做出创业的决定。

 

不到四年时间,他将一家注册资金只有3万元的公司,变成了一家年产值超过200万元的公司。只因他敢拼敢做,敢于创新。但我们知道,敢拼敢做达到成功的背后,凝聚了方懂平许多努力的汗水。

 

青春时光不辜负

大学时期,方懂平忙碌地奔波于实验室和部门之间,在合理分配时间的情况下,他和所在的团队还参加了省级挑战杯。就此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我在大学里担任学生会科技部部长,每学期都会搜集学校的一些信息,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一些科技展览。通过这样一个个活动的举办,不仅锻炼了自己,也让其他同学增长了对科技方面的知识。这对我以后的就业也产生了挺大的影响。

现在很多大学生以为学习似乎没那么重要,但是我认为在大学生活中还是需要刻苦学习。我们通过学习不仅仅是储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很多同学在大学里都会参加一些组织和部门,有时候部门工作忙起来会耽误学习,我也一样,在我们部门搞大型活动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忙。在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协调学习和部门活动的平衡,刚开始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是到了后来就会逐渐培养出这样的协调能力。而这项能力,会让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在大学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帮老师搞科研,做一些新产品。我觉得大学生就应该多出去走走,多实践,不能整天窝在寝室里。在寒暑假,可以多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多阅读一些专业知识的书籍。大学里的每个假期对我而言,都意味着一次实践活动的开始。理论很重要,但是实践也同样重要。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离开是为了开始

在国企上班,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拥有了“铁饭碗”,但是方懂平并不这么想。他不甘于平淡和清闲的生活。于是他瞅准合适的时机,放弃了安逸的工作。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同样也没有康庄大道,方懂平的创业之道也是如此,他在创业之路上跌跌撞撞前行,在困难和挫折中成长。

 

我毕业以后在舟山机械设计研究所工作,它虽然是一个研究所,但也是一个国企,主要做生产研发。其实进入这个单位对我后续创业帮助也挺大的。在研究所的时候,研究一些科研项目、行业动态、发展导向等等。我也经常有机会去北京培训,这些经历扩大了我的知识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提升了技术水平,虽然我刚从学校里出来,但学的知识和企业里的技术衔接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在研究所就不一样了,研究所本来就是搞研究生产的,它是带生产型的,所以我对企业制造、研发和整个企业流程等方面非常清楚,同时我也能接触到先进的技术,这对我以后从事生产类似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研究所第一年过去以后业绩还可以,半年以后我做了科研主管,大概第二年以后我就管了厂里的大部分生产,应该说做得也挺好的,升得也很快。但是后来想毕竟它是一个国有企业,对我来说太轻松了,比如有时候我可能四点钟就下班了,我就觉得好像有点浪费时间。这个领域还是比较有前途的,于是就想自己创业。但人脉和经验的匮乏,促使我等待着时机成熟。

工作了两年左右之后,我想是时候创业了,尤其是国家层面的创业政策非常好,舟山的创业氛围也不错。我离开研究院一年以后,我老婆也出来了,我们俩算是骑着一辆破电瓶车创业,创业点就在定海科技园。我的运气蛮好,家里也支持,相对来说创业道路上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

我在大学和企业里一直在做知识产权研发相关的内容,我认为舟山成为新区以后企业的发展包括整个岛的发展必然要走企业技术支撑的路,类似知识产权这方面必须跟上。我觉得这一领域没什么人在做,但商机无限。

我们公司作为舟山第一家做技术服务类的企业,面向市场推广的难度还是挺大的。我们接到的第一单就是免费上门服务,帮一家船舶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后期的知识产权申报,虽然这是免费的,但那是打响口碑的第一战。我和我的团队格外用心,公司也就此打出了名声。后来慢慢对接“杨帆”、“金海重工”、“金鹰公司”及常石集团等大企业。目前公司主要做知识产权和技术研发。现在企业的知识产权如必备的专利、软件、版权、技术服务,包括后续上市前的前期辅导工作等,我们都能做。另外,假如企业要做技术更新,我们会帮它做一些检索,尤其是全世界的检索,我们一般针对整个国际形势给它做一些规避和新产品的研发,这样它的产品就有了很大的市场竞争力。

也遇到过挫折。一次做渔船上节能减排的吸附制冷设备。这个设备装在船上,可以让船上的废气直接用来制冷并可以省电、节能。当时我们测算了大概能节能百分之二十,就是开一趟船来回可以节省五六十万。前期测试也比较顺利,但发生了意外,我们装了设备的这艘船被撞沉在太平洋。好在几个人风险共担,所以我还能一路走到今天。

 

不忘初心得始终

艰苦努力之后,方懂平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成功的同时不忘回报母校、回馈社会。正如巴金所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于争取。”方懂平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我办了一个创客工厂,主要是为创业人士服务,包括还有一部分是为企业的研发团队服务。我也是从大学生一路走过来的,有些学生其实创业的点子非常好,但是可能缺资金、缺一个事业平台。我的创客工厂做的就是类似于一个事业平台,假如说一个大学生有好的想法,那他把这个样品做出来,就需要很多的加工设备,包括先进的切割设备和3D打印等技术设备,创客工厂就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前期免费。

一些有创业想法的人,前期可能各方面资金不太足,让他直接委托企业批量生产费用也比较多,所以也可以通过创客工厂在前期做一些事情,让他们确认产品是否可以批量生产。还有一些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包括医院等,帮他们做一些手术器材的改建,如果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感觉原来的器材有一些缺陷,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一些改进服务。这样不管对患者或者对医院来说都是技术升级。

另外还有企业的研发,需要做一些样品或者测试试验机,我们拥有挺多先进的设备,我们可以进行设备的技术对接。我们收取一点技术服务费,或者样品费。企业如果觉得第一台试验机出来效果还可以,那他们就可以去开模,去试生产。如果是一个大型设备开模的话,基本上这些费用要上百万,如果企业一次性去做但是最后却报废了,一笔庞大的资金就浪费了,而我的这个创客工厂能够给他们提供很大的便利,经济实惠。

 

如方懂平所说,他的创业之道上没有特别大的大起大落,他只是简单地跟随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扎实技术基础,成功便随之而来。但成功也不是一件偶然的事,它需要你在背后默默努力的汗水,需要你持之以恒的奋斗,需要你勇于创新的精神,需要你善于抓住机遇的果敢。

 

                C16中文1班张刘妃  C16物联网田凯  采写)

 

 

已是首条
下一条:蔡明:做人民的公仆
 
 

地址:浙江舟山定海区海院路18号
邮编:316000   电话:0580-2554806  传真:0580-8263116
版权所有◎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